返回首页 > 您现在的位置: 洛阳网 > 旅游景点 > 正文

高山流水djc徐州园博园参观记

发布日期:2022/11/24 11:50:37 浏览:54

来源时间为:2022-11-18

由于疫情原因,推迟了一年多的徐州园博会终于在11月6日正式开幕。10号上午,与四位老朋友相约一起驾车去吕梁风景区,参观游览了这个徐州的新景点。早晨大雾,出发时能见度不到100米,车窗外一片白茫茫,根本辨别不了方向。多亏了现在的手机都具有卫星导航功能,否则是绝对去不成了。还好,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后大雾逐渐消散,但仍是阴霾天气。工作人员告诉我们,这个园博会国内国际参展园有49个,一天时间只能游览一少部分。于是我们便乘园内的游览车走马观花般地游览了北京、江苏、河南洛阳、日本、韩国、美国等园。限于篇幅,这里只简单说说游览国内几个园的感受。中国园林的精华,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北京、河北和江南的苏、浙、沪一带。北京的古典园林建筑有几个突出的特色:一是霸气,巍峨壮观,凸显皇家园林的气派;二是色彩,常用红黄绿三色;三是屋顶,多为琉璃筒子瓦;四是迴廊,常为方柱。北京园建有前后两座基本相同的殿宇。一曰“远瀛观”,有楹联一副:“白浮泉影来天外,昆明湖景落台前”,是说北京的两处著名景点,这和“远瀛观”的殿名很贴合。据说这座宫殿原本是清乾隆帝专门为他最爱的容妃所建造的居所;二曰“吕梁轩”,显然为纪念本届园博会而命名。两殿皆黄瓦绿檐,雕梁画栋,大红门柱格扇。黑底正楷金字的匾额楹联,显得殿堂更加庄重威严,金碧辉煌。另外,还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迴廊中段的雕花门楼,建造得非常精致,正面题额“寻源”,背面题额“通运”,细品皆极有趣味。这座园林建造得中规中矩,传统风味极浓。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的草木安排不太妥当。游北京园不禁想起了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,倘若当年他们的建言能被采纳,八百年之久的北京城,这个世界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园林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,这对全人类该是多么大的功德啊!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的风格迥然不同,相比于北方园林,江南园林更多的是婉约灵秀,清逸素雅,故向有“文人园林”之称。江苏是江南园林的荟萃之地,流韵所及,名园众多。由于时间上的原因,我们这次只参观了扬州园和苏州园。扬州园的门楼两侧有楹联一副:“胜地据淮南,看云影当空,与水平分秋一色;扁舟过桥下,闻箫声何处,有人吹到月三更”,说的是扬州之美。踏进园门,映入视线的是迎面一个大圆形漏窗和左右两个侧门,它们分别剪取了园内的风景一角,其构思之巧妙令人惊叹。这使我想起了瘦西湖的吹台,两者大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大门两侧围墙上左右对称的六个长方形落地大花隔窗,打破了传统围墙的呆板,与门楼相搭配,显得既大方又有灵透之气。墙内的数丛修竹,在花墙的衬托下,亦极富有郑板桥笔下盈盈翠竹的画意。略感遗憾的是整个园的布局稍嫌松散,各景点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,喷泉后的水榭有重心失衡之感。苏州园林向称江南园林之冠,“拙政园”“狮子林”“网师园”等,天下闻名。这届园博会的“苏州园”,更是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。进入苏州园“幽然居”的园门,可以看到两侧的瓶形漏窗上各摆了一个红果盆景,它在园内绿色背景的映衬下,非常醒目、美丽。园内的厅堂曲廊等古典建筑,全系木构小瓦,雕花格扇,配以深色油漆,越发显得古朴素雅。各主要景点“竹香馆”、“若墅堂”、“翠屏轩”等之间的连接,或经鹅卵石铺就的竹间小径,或经芭蕉绿树交相掩映的木构曲廊。游览途中步步有景,耐人寻味。从“会心”月门进入庭院,红色的羽毛枫映入眼帘。一池碧水中,太湖石叠砌的假山玲珑剔透。独坐池上青条石桥,漫步充满江南风情的水榭曲廊,使人感到恍如画中游。苏州园林还有一个特色,就是它的楹联匾额均多采用白底黑字。园中“若墅堂”由明代苏州大书画家文征明书写的楹联“红杏晓云书柿叶,碧蘿春雨读梅花”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游“苏州园”,你会马上联想到一个词:“精致”!这和苏州的人文历史高度契合。不过,任何事物都很难做到尽善尽美,即使“园林老大”苏州园也是如此。比如,在会心园的整体布局上左侧显得过于简略了,与右侧的繁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读过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》的人都知道,洛阳园林在历史上曾是非常有名的,可惜由于战乱和兵燹,这些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化为乌有了。在这次园博会上,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了洛阳园林的展示。中午就餐在“徐州街”,顺便游览了一下它的景色。这些沿河修建的仿古建筑,虽然都是北方味道,但风格各异,给人一种拼凑的感觉。建筑物的空间布局,也缺乏层次。这让我们这些“老徐州”人,感到颇为失望。2022.11.10

最新旅游景点

欢迎咨询
返回顶部